2025赛季,42岁的中国裁判傅明因为赴日留学,成为了日本足协的注册裁判并执法了J1联赛和J2联赛的比赛。日本足球记者森雅史近日对傅明进行了专访,在专访中傅明回顾了自己如何走上职业裁判之路并一步步成为如今的亚洲顶级裁判,他曾有机会成为职业球员,但因不愿远离家庭而选择放弃。而面对裁判工作中难以避免的巨大压力与批评,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外界的态度,只会做好自己的职责,他称之为“分析失误、寻找解决方案、持续进步”。
作为已经执法过日本职业联赛的亲历者,傅明对于日本足球也有了更深的认知,除了J联赛比赛的快节奏,日本球员不容易因裁判判罚分心的特点让他印象深刻。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傅明说要为裁判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的年轻裁判,并且继续追求自己“有朝一日执法世界杯”的梦想。以下为专访全文的翻译。
——森雅史:您最初为何选择走上足球之路?
傅明:“我出生在中国一个普通家庭,受父亲影响深深热爱体育运动,尤其是足球。父亲年轻时是职业球员,也是我的第一位教练。他常带我去球场,鼓励我将足球作为职业。十岁那年,我和父亲进行了严肃的谈话。父亲问我:‘如果你想成为职业球员,就必须离开家乡到外地训练和学习,你确定吗?’我回答:‘不,我不想离开。我想留在这里继续学习,和朋友们在一起。为什么非要离开呢?’最终我选择了留在家人身边。”
“事实上,成为职业球员并非易事。除了天赋更需要付出努力,即便如此仍可能面临早早退役的风险。因此我决定在学校继续踢球,直到高中毕业都始终代表校队参赛。”
——升入大学后您做了怎样的选择?
“我在体育专业大学主修足球,参加了大学联赛。期间在球场上尝试过多个位置:后腰、右边锋,最终转型为中后卫。大四那年,我被任命为队长。”
“大学时期的指导老师中有一位是资深裁判。大二那年,他主动问我:‘要不要试试当裁判?’这便开启了我的裁判生涯。在接受他指导的同时,我既保持着球员身份,又开始裁判工作,逐渐发现越是钻研比赛规则,自己的球技就越能得到提升。大三起我便开始参加职业裁判培训课程并考取资格,从业余赛事逐步晋升至高级别赛事。”
“得益于从开赛到终场哨响都能轻松奔跑的高超体能,我完全胜任裁判工作所需的要求。我确信这正是我成长为优秀裁判的关键因素。体能是根本,始终是我立身之本。”
——森雅史:但作为裁判想必也经历过艰辛的时刻吧
傅明:“裁判最大的考验莫过于比赛中出现失误。来自场内外的压力会变得极其巨大。这种时候如何调整心态,并在赛后进行专业分析,是所有裁判都必须掌握的课题。”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竭尽全力,失误仍会发生。犯错时我深感懊悔。但足球充满不可预测性,无论准备得多充分,意外情况总可能出现。巧合的是,我在大学的研究聚焦于裁判员的心理机制与调节系统,目标正是开发能帮助裁判更有效管理压力的心理支持系统。”
——面对诸多批评该如何应对?
“比赛期间必须完全信任自己,绝不怀疑判罚。赛后若发现失误,则需分析记录、找出解决方案,避免重蹈覆辙。”
“我无法控制社交媒体上的批评与评论,因此选择完全忽略。我从未开设任何社交账号——这是西村雄一先生曾教导我的经验。”
“我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争论交给他人去处理,那是他们的问题’。裁判的职责清晰明确:分析失误、寻找解决方案、持续进步。仅此而已。”
——森雅史:在中国时您担任何种职务?
傅明:“我的本职是大学教师。但我始终以职业裁判员的身份开展工作。唯一的区别就是工资单而已。”
“若不像职业裁判一样要求自己,我就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在我职业生涯中最引以为豪的是在顶级国际赛事中担任裁判的经历。亚洲杯、亚冠联赛、东京奥运会、U17/U20世界杯,以及2025年世俱杯......这些都是最珍贵、最难忘的经历。”
——你被誉为“亚洲顶级裁判之一”
“那已是过往荣光,我始终专注于在下一场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过去的成就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况且裁判并非明星。裁判员只是为足球事业奉献的劳动者,裁判工作更离不开团队协作,不可能存在个人英雄主义。”
——您在大学负责教授哪些内容?
“我在首都体育学院从事裁判培养工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续为裁判体系输送新鲜血液。选择裁判作为职业的年轻人正日益增多。同时,我鼓励年轻球员在实战和训练中学习规则,技术和战术固然重要,但理解规则能让他们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更智慧地比赛,最终更有效地赢得胜利。”
——所谓“裁判”究竟承担着怎样的职责?
“若亲身担任裁判,便会理解这份职责既充满挑战又极具魅力。裁判员在场上时刻面临艰难抉择,这份工作不仅要求严苛,更是对个人的考验。从我开始当裁判的那一天,对我的评判便已经开始。每场比赛都会有人对我的表现打分,这直接关系到职业前景。我必须不断证明自己。幸运的是我通过了每项考核,逐步晋升至现今的职位。我能坚持这份职业,不仅因为主动选择了裁判之路,更因某种意义上是这份职业选择了我。”
——森雅史:为何将现在来到了日本?
傅明:“我是因为攻读早稻田大学的教练心理学博士课程而来到日本,对我而言,研究与学术是珍贵的自我成长契机。赴日前,我与家人及中国足协充分商议了这个决定,所幸大家都支持我在日本同时追求学术与裁判事业,国际足联和亚足联也理解我的选择并表示支持。”
“在中国足协的批准与协调下,我完成在日本足协的注册及审核程序后,正式开启了J联赛的裁判工作。作为中国籍的国际裁判,我同时肩负着国际赛事与国内赛事的双重职责。”
——日本足协对于你的到来是什么反应?
“我衷心感谢日本足协给予我在J联赛执裁、在日本土地上吹响哨声的机会。但严格来说,我并非以工作身份在此,更像是‘留学期间的兼职’。”
——实际执法后对J联赛有何印象?
“J联赛节奏极快,球员始终保持高度专注。这要求裁判必须具备快速决策和战术预判能力。J1联赛的20支球队实力相当,J2联赛的强队也极具竞争力。日本球员很少因为裁判的判罚而分心,总能迅速回归到比赛中。”
“能同时执法J1和J2联赛,让我得以深入体验日本足球的内部生态,这令我收获颇丰。除裁判工作外,我还参与了训练课程和研讨会,与日本裁判员共同接受教育,这对我而言极具价值。”
——毕业后有何规划?
“我将返回中国继续担任大学教师工作。同时,我将持续为高校及北京足协的裁判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将经验传承给新一代裁判。虽然没有制定远景规划,但我承诺每年、每场比赛都将全力以赴。裁判的使命就是始终以百分百的投入对待每一场比赛。无论何种赛事,都必须以周密准备和真诚态度投入,力求以最高水准完成任务。此外,我依旧怀揣着‘有朝一日执法世界杯’的梦想。
汇融优配-配资知名股票配资渠道-免费配资-专业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